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,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飲酒、藥物刺激等多種因素長期刺激,引起胃黏膜炎癥、萎縮,甚至腸化、異型增生等黏膜病變。對于慢性胃炎患者,藥物治療是重要手段之一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長期吃藥,需根據具體情況分析。
1、病情較輕且癥狀易控制: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且癥狀不頻繁發作的患者,在癥狀發作時按需服用緩解癥狀的藥物即可,不需要長期吃藥。出現胃痛、反酸時可以服用胃酸抑制劑(如奧美拉唑),胃脹、消化不良時選用促胃動力藥(如多潘立酮),癥狀緩解后可停藥觀察。
2、病情嚴重或癥狀反復發作:對于伴有胃黏膜萎縮、腸化、異型增生等癌前病變的患者,或者慢性胃炎反復發作、遷延不愈的患者,在癥狀發作時按需服用緩解癥狀藥物的同時,還需要長期服用修復胃黏膜的藥物。在診療指南中就明確指出,針對胃黏膜萎縮、腸化、異型增生的治療,用藥時間不少于6個月。修復胃黏膜的藥物可選用摩羅丹,經高質量RCT研究證實,它能修復胃黏膜,治療萎縮、腸化、異型增生等病理狀態。
此外,慢性胃炎的治療還需要結合飲食調整和生活習慣改善。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,戒煙限酒,作息規律、適量運動,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。
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,請咨詢醫師或藥師,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