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排濕氣的效果通常比較好,濕氣重的人群可以通過艾灸的方法來調理身體。
艾灸屬于常見的一種中醫理療項目之一,是由艾葉制成的艾條或艾柱,對身體的穴位艾灸后,可以起到祛風散寒、溫經止痛的功效。因為點燃艾灸后會產生一定的熱量,能夠疏通經絡,去除體內的寒氣以及濕氣,而且還能夠加速氣血運行,對改善濕氣重引起的大便溏稀、身體乏力有一定的幫助。濕氣重的人群可以選擇足三里穴、中脘穴、天樞穴等穴位艾灸,可以促使機體發汗,通過排汗的方式促使體內的濕氣排出,規范治療后可以改善由濕氣重引起的不適癥狀。
如果體內的濕氣比較重,在艾灸的同時,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調理身體,常見的藥物一般有藿香正氣水、參苓白術丸、清熱祛濕顆粒等,用藥后可以起到祛濕、健脾的作用,對促進身體恢復有幫助。